晴隆國際商貿城農貿市場設計案例
項目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 項目面積:約4000㎡
城市綜合體里的農貿市場設計案例:晴隆國際商貿城農貿市場
項目名稱:晴隆國際商貿城農貿市場
項目規模:約4000平方米
設計單位:飛洋建筑設計/飛洋市集設計研究
項目地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未來新城西環路與1號路交叉口
項目類型:新建商業中心配建型農貿市場
【一句話項目概括】
縣域核心區內一站式商貿中心的配套農貿市場,承接傳統趕集人氣,打造兼具煙火氣與科技感的現代智慧市集。
【項目概況】
晴隆國際商貿城農貿市場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未來新城核心區位,屬晴隆國際商貿城重點配套業態之一。市場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項目占據新老城區結合部黃金地段,原址即為縣域知名趕集市場,坐擁龐大且穩固的傳統客流基礎。飛洋設計團隊以“智慧+煙火”為主風格,將現代簡約風格與賽博朋克元素融合,打造兼具功能性與辨識度的新型農貿市場。
▲ 晴隆國際商貿城展示中心開放現場
【核心挑戰】
如何承接傳統趕集人流并實現現代市場轉化?
如何在綜合體多元業態中凸顯農貿吸引力?
如何通過設計平衡“煙火氣”與“科技感”?
【優勢分析】
區位流量焦點:位于新老城區結合部,緊鄰西環路與1號路交叉口,交通通達性強,可輻射周邊居住區與商貿區域,擴大服務半徑。
強人流基礎保障:地處未來新城傳統趕集區域,每逢集市人氣旺盛,具備穩定且龐大的原生客群,為市場運營提供天然流量支撐。
政策與配套加持:屬晴隆縣重點項目與民生工程,政策支持力度大;同時依托商貿城 “農貿副食 + 家居建材 + 多元業態” 的綜合配套,可實現客群共享與業態互補。
▲ 晴隆國際商貿城
【難點分析】
人流轉化與留存:傳統趕集人群習慣“露天、流動”的采購模式,需通過設計優化引導其適應固定市場環境,提升消費黏性。
風格融合難度:賽博朋克風的酷炫感與農貿市場的“煙火氣”存在視覺與氛圍差異,若設計不當易導致風格突兀,影響消費體驗。
業態布局平衡:作為商貿城配套業態,需在有限空間內合理規劃農貿品類分區,同時兼顧與建材、百貨等其他業態共生互促,避免功能割裂。
【設計策略(放大優勢)】
1、人流承接與激活:
通過主入口的開放式設計和醒目視覺引導,有效承接和導入傳統趕集及城市多元客流。
2、落地政策與智慧化優勢:
依托政策支持,引入智能彩虹燈帶與業態標識燈牌,實現照明、分區引導與視覺記憶點三重功能,提升市場辨識度與購物效率。
3、推動綜合體業態聯動:
設計市場與商貿城家居建材、日化百貨等業態的共享通道,實現客群互導,放大綜合體配套優勢。

▲ 晴隆國際商貿城農貿市場設計效果
優勢最大化
成功將“傳統趕集人流”轉化為現代市場消費力,將“政策與區位優勢”轉化為民生與商業價值雙重提升。
體驗升級
通過智慧燈帶與鮮明業態標識,打造高效便捷、視覺鮮明的購物場景,增強消費者體驗感與認同感。
商業增值
農貿市場作為商貿城核心配套,顯著提升整體項目競爭力與價值,推動區域消費升級。
▲ 晴隆國際商貿城農貿市場設計效果
【設計策略(規避難點)】
1、提升客流適應性與留存:
通過清晰動線規劃和業態分區標識,降低傳統客群對新市場環境的陌生感,提升購物便捷性。
2、實現風格和諧統一:
以現代簡約風格為基底,賽博朋克元素作為點綴,如頂部運用彩虹燈帶結合業態發光字,在突出科技感的同時避免過度夸張,保持市場整體視覺協調。
3、業態布局協同商貿體:
依托商貿城綜合業態優勢,將農貿與周邊商業形成互補,強化“一站式”消費吸引力。

▲ 晴隆國際商貿城農貿市場設計效果
【總結】
飛洋設計團隊緊扣晴隆項目 “人氣轉化+消費升級” 核心訴求,通過現代設計與傳統氛圍的巧妙融合,以及智慧元素與實用功能的有機結合,成功將晴隆國際商貿城農貿市場打造為一個既延續當地市集文化、又符合現代消費趨勢的標桿性民生項目。市場不僅有效承接了傳統趕集人氣,提升了居民購物體驗,也顯著增強了晴隆國際商貿城的整體功能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