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改造步驟:前期調研要做哪些工作
農貿市場改造的前期調研工作
本期為大家分享農貿市場改造的前期調研工作要點,包括市場調研、設計需求分析等,為您的農貿市場改造提供全面指導。
在農貿市場改造設計的全流程中,前期調研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一步。扎實的前期準備工作能讓后續改造少走彎路,既節省成本又能精準匹配實際需求。以下從實操角度詳細說明農貿市場改造前期調研的具體工作。
確定調研框架是開展工作的第一步??梢源罱ㄒ粋€包含時間、對象、內容的三維框架,比如用1-2周時間,分批次覆蓋商戶、消費者、場地及相關部門。明確每天的調研重點,例如周一至周三走訪商戶,周四至周五收集消費者反饋,周末集中勘察場地,這樣能讓調研更有條理,避免遺漏關鍵信息。
與商戶溝通時,可采用一對一訪談結合表格記錄的方式。準備一份涵蓋經營細節的調研表,包含攤位日均客流量、主要經營品類的存儲需求、每日水電使用峰值等內容。在交流中,除了傾聽商戶對現有設施的抱怨,還要留意他們未直接提及的潛在需求,比如水產商戶可能需要更便捷的排水系統,熟食商戶對防蠅設施有更高要求。這些細節記錄能為改造設計提供精準參考。
場地勘察需組建專業小組,成員可包括設計師、工程人員和市場管理人員。攜帶激光測距儀、卷尺、相機等工具,對市場內部結構進行全面記錄。繪制場地草圖時,要標注出柱子位置、門窗尺寸、現有攤位的分布形態,同時記錄下水管道的走向和管徑、電線的鋪設路徑等隱蔽工程信息。對于老舊市場,還要特別檢查地面承重能力,判斷是否能滿足新增設施的安裝要求。

政策法規調研要形成書面清單。列出當地關于農貿市場改造的具體條款,比如攤位最小面積標準、熟食區與生食區的間距要求、消防通道的寬度規定等。對于不確定的條款,可預約相關部門進行當面咨詢,將解讀內容詳細記錄。這份清單會成為改造設計的硬性指標,確保方案在合規性上無疏漏。
分析周邊同類市場時,可從三個維度入手。一是業態構成,統計同類市場中蔬菜、肉類、海鮮等品類的占比,觀察是否有特色業態值得引入;二是運營時間,記錄高峰時段的人流變化,判斷是否需要調整本市場的營業時間;三是配套服務,比如是否提供免費公平秤、線上配送服務等。將這些信息整理成對比表格,能清晰發現本市場的改造突破口。

調研過程中還要注重數據的交叉驗證。比如商戶反映的 “攤位面積不足”,可結合消費者對 “攤位擁擠” 的反饋,以及場地測量的實際數據,綜合判斷是否需要調整攤位尺寸。對于存在矛盾的信息,需進行二次調研確認,保證調研結果的準確性。
完成上述工作后,要形成一份包含現狀分析、需求匯總、問題清單和初步建議的調研報告。這份報告將成為農貿市場改造設計的核心依據,讓改造方案既貼合實際又具備前瞻性,最終打造出商戶滿意、消費者認可的優質市場。
